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3万元进“大厂”5万元能“内推”?这些求职陷阱要警惕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1A0680300

2024-05-31 16:36·央视新闻·发布于北京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暂停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1:31
720P
720P 准高清
480P 标清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2.12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q3551j60vtn
播放流水
Flowid
78cba4d76bc531e5ea90231f43664c48
播放内核
Kernel
m3u8/hls.js (1.32.12-p2p-1.6.1)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0/8; 0.00%
缓冲健康度
3.56s
网络活动
net
0 KB/s 0/0/0/0/0/0/0/0
视频分辨率
720*1280
编码
Codec
avc1.64001f / mp4a.40.5 (H264)
mystery
mystery
br:0.105-3.669 t:0.11 pg:1 s:cy->pg->sg->sd->pg
广告被拦截插件误伤啦, 1 秒后播放 关闭拦截插件恢复正常 暂不支持打开,请用微信扫码浏览 微信扫码查看更多
无法关闭广告……继续争取广告权益…… 我知道了! 意见反馈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应届毕业生小社在网上看到一中介广告:3万元让你进“大厂”,也有朋友的朋友承诺:5万元搞定央企内部推荐面试名额。小社借了8万元,支付了两边的费用,本以为两条腿走路“双保险”,最终却发现所谓的“内推”全是骗局。不仅损失了金钱,还耽误了求职时间,竹篮打水一场空。
马上就是毕业季,求职陷阱何其多!除了“内推陷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总结出常见求职陷阱,毕业生千万要“避坑”!
比如:
以“高薪”或“轻松赚大钱”为卖点的境外高薪诱骗陷阱、传销陷阱、“刷单诈骗”陷阱以介绍工作为名、巧立名目收费的黑中介陷阱、“培训贷”陷阱侵犯求职者合法权益的“猫腻合同”陷阱、“假试用”陷阱、“扣证件”陷阱、虚假信息陷阱
花式骗局如此多
如何能够不“掉坑”?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往往掉的是陷阱”!
了解招聘信息要通过合法正当渠道求职要去认证的人才服务机构、公共招聘网站保护好住址等个人信息及时到市场监管部门官网核实用人单位信息看清签约的内容,不要盲目签字
一旦遭遇求职陷阱,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去人社部门投诉举报。人身安全受威胁,立即报警求助!
(总台记者 李欣 雨棣 张芊芊 于潭 无锡台)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