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个辉煌半个世纪的“煤城”,矿井全部关闭,留下一地心酸

zzome1273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17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936650578854450/

首发·盘点往事

说起四川宜宾,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五粮液。过去,宜宾主要靠“一黑一白”两大产业,“白”就指的是白酒五粮液,黑指的是“黑黄金”——煤矿。

三线建设时期,煤炭工业重点建设在全国布局12个矿区。四川地区有2个:重庆綦江(当时属四川)和宜宾珙县。

宜宾煤矿储备不小,珙县的芙蓉煤田是四川最大的无烟煤基地,而且开发的较早,名气也大。如今,当年辉煌一时的矿井都关停了,留下一片一片废弃的建筑。

芙蓉矿务局和芙蓉煤矿有关系但不多

煤矿作为三线建设的资源储备、重要一环,在当时,无论是开发建设还是运营都极为神秘。芙蓉矿区作为三线建设重点工程,从开工建设就备受瞩目。不少大人物都曾来视察过。

高高的煤仓,沸腾的十里矿山,庞大的瓦斯罐,一车车运往各地的乌金......就是芙蓉矿区过去的景象。

芙蓉矿务局下辖4个大矿——白皎矿、杉木树矿、红卫矿、珙泉煤矿,加上司法厅的芙蓉煤矿和周边数不胜数的小煤矿,把珙县的巡场镇团团的围在中间。

宜宾“23号信箱”是个监狱煤矿

在芙蓉矿区里,有一个芙蓉煤矿,是个特殊的存在。它直属四川司法厅。为了保密,它有个宜宾“23号信箱”的代号。特殊时期,这种监狱煤矿很多,川北的广元监狱也是荣山煤矿。

1960年,100多名老红军、老八路、南下干部,押解1000余名罪犯,挺进芙蓉大山,揭开川南监狱历史第一页。川南监狱对外称芙蓉煤矿。

1965年8月,芙蓉煤矿基建全面铺开,一直到2008年左右矿区才停产。漫长的岁月里,芙蓉煤矿(川南监狱)各种硬件设施也慢慢建设起来,俨然一个小镇。

一座煤矿便好似一座小镇

最初,巡场镇是四川南部一个非常小的小镇,偏远闭塞,交通不便。1965年,来自全国各地2万多名建设者,操着不同的口音,汇集于芙蓉山下。

他们开山劈岭,肩扛背磨,拉开了“煤炭工业大会战”。不仅把矿区建好了,一排排家属楼也建起来了,还相继成立救护队、职工医院、印刷厂、汽车队、物资总库、水站、机修厂等辅助单位。而巡场镇也越发繁华起来,贸易商店、邮政、粮油店、银行、书店等也相应设立。

整个煤矿的鼎盛时期当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矿区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的盛况。住在这里的人都知道,小镇上有两大“风景”:一是煤田,二是监狱。

2013年12月,川南监狱整体搬迁至成都大邑。如今,曾经戒备森严的大门早已荡然无存,家属楼、办公楼、众多监区、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已经人去楼空,运煤轨道已被一丛丛野草掩盖,矿井、煤仓、巨型储气装置被废弃,庭院里满是杂草......

白皎煤矿、杉木树煤矿、红卫煤矿、珙泉煤矿现在都已经关停了,老旧的生活区里非常冷清,时间的沧桑在这里尤为明显。关于“煤城”的一切均已落幕了,离开的人终不会再回头,这里也终究会被遗忘。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