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正式崛起:打破垄断,部分开始反超欧美

zzom9ff18

时间 2024年5月4日 预览 13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936650578854450/

首发·硬核熊猫说

#头条讲真的#

中国发动机可算要崛起了。

说多了都是泪啊,发动机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不管是火箭、飞机,还是汽车和轮船,没有这玩意都得歇菜。

可是,以往中国发动机基本都被国外垄断了。

没有发动机,中国科技站都站不起来。

我们C919大飞机研发成功了,就有人说你发动机都是别人的,好意思说国产么?我们汽车想冲刺高端品牌,就有人说你发动机都没有,就想割韭菜了吗?我们航天实现了突破,他们就说你载人登月火箭研发成功了吗?等等等等,类似的事情非常多。

发动机就像卡住了中国科技的咽喉一样,让你气都提不起来。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我们可以大声的说:这些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即将被我们薅秃了。

无论是航天航空,还是汽车船舶,我们的发动机都正在飞速打破垄断,有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甚至部分发动机终结了欧美路线。

中国发动机崛起已经成为注定的事实。

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些年国产发动机取得的成就。

先说下航天领域的火箭发动机。

这类发动机普通人接触的比较少,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

一个可以用在航天领域,专门搭载航天飞行器,比如卫星、空间站、火星登陆器等等。还有一个可以用在国防领域,可以来搭载导弹,比如东风21、东风17等等。

也就是说,火箭发动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和科技最顶尖的水平。

非常庆幸的是,中国在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强,不管是传统火箭发动机,还是新一代火箭发动机,中国都可以排在世界前列,甚至有些已经遥遥领先美国。

就拿超燃冲压发动机来说:

2020年6月,我国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团队在地面的实验中,创下了连续600秒的运行时间纪录。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个概念。

我们拿美国作为对比。

美国号称技术最先进的空军实验室,在进行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实验时,长达9个月的积累也才运行了1800秒,平均每天6秒左右。

两者差距巨大。

因此中国宣布实验成果时,立刻就在欧美引起了震动,高傲的欧美媒体,罕见的没有贬低我们,而是酸溜溜地说:“中国突破了美国研究的瓶颈”

为啥他们这么在意超燃冲压发动机?

主要是因为这玩意用处太大了。

目前大部分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用的都是传统火箭发动机,主要靠燃料和氧化剂燃烧,排出大量的气体来反推升天。

但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却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思路,它可以吸入大量超音速空气来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这意味着它不用再额外携带氧化剂,极大地减轻了导弹的重量。

千万不要小看这点重量。

以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为例,1kg的煤油完全燃烧,需要15kg的氧气,单纯靠空气中的氧气是不够的,火箭需要携带大量的液氧,占用的重量甚至超过了燃料本身。

如果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同样重量的导弹就能多携带几倍的燃料,射程也可以轻松增加个几倍。

想想看,原来只能发射到日本的导弹,现在可以发射到美国本土了,你想想这威慑力有多大?

而且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因为携带的燃料更多,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导弹还能够像战斗机一样在大气上层灵活机动,不需要采用固定的弹道,更加难以探测和拦截。

当它和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相结合时,整个世界都将忌惮它的存在,堪称真正的国之重器。

所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也成为了各大强国研究的重点之一,美国的X-51A机密项目,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项目,都旨在探索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

我们可以很骄傲的宣布,这项先进的技术我们遥遥领先。

或许再过几年十几年,我们航天发动机就可以真正弯道超车。

更加可喜的是:除了新型火箭发动机,我们在传统火箭发动机上也已经追赶上了欧美。

比如:载人登月发动机。

2022年11月,我国研制的最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试车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款发动机拥有全球同类型火箭中最大的发动机推力室,要知道,推力室越大,发动机产出的推动力就越强,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推力可以达到了500吨级,比现役火箭高了四倍之多。

而且发动机还具备3到4次点火起动的能力,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即使把它放到世界上对比,也只有俄罗斯有这个实力,美国曾经也做过类似的,但是现在没有了。

这款火箭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载人登月。

2023年,中国载人登月火箭发动机就是在这个火箭的基础上连续试车成功的,基本上可以预测在五年内,中国载人火箭差不多就可以研制成功。

有了它,未来航天可能就由中国来领导了。

还有商业火箭发动机。

同样是在2022年,中国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也试车成功,这个发动机的推力燃烧效率和推进效率都很高,而且可以和猎鹰9一样组合变成一个更大推力的发动机。

它可以作为商业航天使用。

以前商业航天市场都掌握美国企业手里,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将正式开启全球角逐模式。

总结一句中国航天发动机上就是:时间在我,未来可期。

说完航天,我们再来说说航空发动机。

航发一直都是中国航空业的一块心病,航空发动机主要用在战斗机和商业飞机上,被称为飞机的“心脏”。

以往我们航发有多落后?

年纪大点的应该都有印象,中国以前是没有制空权的,别人的飞机可以随意进出我们的领空,可以威胁炸掉我们的水库,甚至可以炒作给我们内地投原子弹。

而我们呢?只能用飞机撞人家,对着他们的飞机空喊口号,甚至幻想着拿歼8和F-22对峙。

因为航发的落后,我们被很多恨国党大肆嘲笑,我们也一直在研发涡扇系列的发动机。

但现在,中国不仅研制出了歼20,而且换上了“中国心”。

2022年,官方报道我们的战机已经换上了国产发动机,后来大量媒体转发了这个消息,并并且确认了中国歼-10C、歼-20等战机都换上了国产发动机。

因为保密的缘故,没有详细透露涡扇10、涡扇15、涡扇20等发动机的性能,但是只要知道歼20都在用,那一定不会太差。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