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再坐“过山车”,谁在为疯狂买单

zzom87156

时间 2024年6月8日 预览 12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7A07H7600

2024-06-08 07:21·时代周报·发布于广东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傅一波
过去一两个月里,两件事让人们再次聚焦币圈。
一是,英国查获一起洗钱案涉及6.1万余枚比特币,涉案金额约超400亿人民币。二是,比特币先跌至5.6万美元,再一步步重回7万。
不论是币圈外还是圈内的人,都能清楚知道,这牵涉巨款。
至于如何衡量比特币的价值,圈内人有更形象的说法:2010年,1枚比特币的最高价值0.5美元。在那会儿投入1万人民币,得到约2857枚。放到现在,大约价值14.5亿,能买233辆劳斯莱斯幻影。
换成百元大钞的话,这些钱叠起来的高度相当于100层楼。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财富无可避免地与风险“同行”。
王宇手上的比特币,在4月17日那天从1枚7万美元跌至5.9万美元。一条本来向上攀爬的绿色K线突然直线下降,起起伏伏数日后,这条K线再次下行:5.6万美元。
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第一次知道“腿软”是无法自主控制的。
他捏着手机无力地蹲在地上,眩晕、头皮发麻,“跟低血糖一样”。病因是那条一直下行的绿线,代价是“100万,就这么没了”。
有类似感受的,还有张行舟。他算不清具体亏损的金额,以他的说法是,一套一线城市老城区的二居室。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到4小时之内。
颇为戏剧的情节是,不到20天时间,比特币价格重回7万美元。
圈内人对此总结为:每秒都有新的故事,或者事故。
暴富与焦虑
张行舟的财富故事,从2013年开始说起。
彼时,李笑来、赵长鹏、李启元等都是圈内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号称持有5-6位数的比特币,上杂志、拍封面,成为圈内名人。
张行舟在澳洲留学,读商科。和李笑来一样,他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喜欢炒股,做短线。赚来的钱大多花在玩乐上。
看到李笑来报道的那天,他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幻灯片,点击保存之前,聊天软件上有消息弹出,有人跟他说“比特币很厉害,比炒股好,要不要试试”。
看他有点犹豫,朋友告诉他,可以带他一起买币,不会亏。
两个月内,张行舟发现比特币真的涨了:当初合伙买下的50个比特币,价值翻了7倍,“大概40万人民币”。
图源:图虫创意
这60天后,他觉得自己不一样了。
和别人聊天时,张行舟会不经意把“比特币”挂在嘴边,说自己在做投资,赚了些钱,口吻带着骄傲。为了配得上这份骄傲,他换上大牌衣服,买了新电脑,去高档中餐厅吃饭。
2013年11月末,张行舟对外自称“Smile”,取自偶像李笑来,并称自己和那些圈内名人一样,都是探索者。
金钱的刺激,让他不断沉迷其中,生活方式在之后的四年里发生改变。
2013年末开始,他几乎每天对着手机和电脑。最开始,面对涨跌不为所动。进入2014年,比特币从千元美金跌破百元大关。K线图上每一次微小的变化,都能被张行舟敏感地捕捉到。
这些瞬息万变的力量,放大了他的焦虑,尤其是在跌的时候,他都会问朋友。一分钟、二分钟,朋友没回,他实在等不及,就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你跑了没?”
朋友告诉他,“急什么,还早呢”。
张行舟说,这样的焦虑持续了三四年。虽然赚了钱,但也曾陷入数月的失眠,需要靠服药来与之对抗。
“稳赚不赔”的希望
现在说起来,张行舟之所以熬到现在,完全是因为“钱”。
他总拿那个“数钱”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2017年末,比特币破万美元。他取了零整不一的现金,足足20万元人民币,在女友租住的屋子里,把钱铺在地板上,又用扫帚把钱汇成一堆。
张行舟说,那是他第一次用现金来丈量房屋的平方数。
他当然也有亏的时候,比如一天亏几十万。不过,他有一套自洽的逻辑:把亏的钱当作以前挣来的,没有伤本。“亏十万,相当于白干一阵;亏几十万,就是白干几个月。”
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比特币始终是涨的。“你看,14年前要投入1万块买比特币的话,现在能变成14亿了。”
张行舟对金钱的欲望逐渐膨胀。2018年,他意识到,炒币和挖矿都不是维持恒定收入的最好方式。圈内名人给了他参考的模式:有转行卖课的,有建立付费群的,还有搭建平台的。
他选择提供技术。他拉上了几个做技术的朋友,做了一款炒币机器人,用户可以在此设定可自动交易的价位,不再需要24小时盯盘,收费为6800元/半年、8800元/年。张行舟说,目前用户人数超过1.5万,且在持续增多。
用户名为黄学的投资者就在其中。
他家境不错,有自己的宝马车,手上有20来万闲钱。与其说是想致富,不如说是他对重复工作的反抗,他不喜欢过那些坐在办公室的日子。
他的本意是以此作为“保险”:自己能随时调整交易,而机器人能省去他24小时盯盘的烦恼。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张行舟们”能提供“指导”。当时,在张行舟组建的群里,有人转发过这么一个新闻,“比特币有望涨超10万美元(约合70万人民币)”。
黄学觉得自己赶上了风口,财富迅速累积到百万。
他也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白天在办公室里浑浑噩噩,晚上就把自己丢进游戏里,成为氪金玩家。他还爱上了银饰,豪掷六万,买一根高桥吾郎的羽毛饰品。
他原本坚信,这是一条“稳赚不赔”的路子。直到今年4月中旬,半个月的时间,他经历了两次暴跌,亏了近30万。
眼看着自己的钱就这么蒸发了三分之一,黄学有点不知所措。朋友劝说收手,他又有点犹豫:“等涨回来,就跑。”
至于什么时候能涨,他把这个问题丢给了张行舟。
他说,张行舟没直接回复,只丢出了几篇文章,里面讲的是“比特币减半后会大涨”。群里有人回应,“这几乎是铁律。”
上瘾的数字游戏
几天之后的对话里,张行舟说自己不太记得黄学发了什么消息,大概知道又是个“失败”的故事。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