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吴晓求:转融通是一个很荒谬的机制,对个人投资者是不公平的

zzom87156

时间 2024年6月20日 预览 3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9A04MFE00

2024-06-19 14:09·经济大家说·发布于河北

本期策划为《经济大家说》第062期

本期嘉宾|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文丨冯彪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进行艰难的变革,时间不会在一两个月结束,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6月17日,在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宏网联合举办的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说。

作为知名经济学者,吴晓求的观点颇受市场和媒体关注。就在6月14日,吴晓求关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演讲,因被某自媒体断章取义擅改标题而导致误读,这令他很生气。但在这次论坛现场,面对直播镜头和媒体的提问,吴晓求仍然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资本市场面临的难题。

他还例举了近期引起关注的转融通业务,直言这是“很荒谬的机制,对大机构有利,对个人投资者是不公平的“。追溯根本,吴晓求认为这一机制体现了过去将资本市场定位为企业融资市场的错误认知。

“我们经常在反思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成长性?如果把资本市场定位为融资的市场,他就必然会变成一个投机的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定位为企业融资的市场,那么至于能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就不是它的主要考虑,这种市场是没有成长性的,它的逻辑就是衍生成一个投机的市场。”吴晓求指出,此前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位,需要“拨乱反正”。

他例举了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称这一文件对发展资本市场有了非常科学地、正确地理解。有了这种新的正确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对过去的法律制度、规则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上证指数的涨跌,亦可以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一过程的艰难。在新“国九条”和证监会新任主席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后,资本市场信心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上证指数最高回升到3174点。但是,A股在5月底再次走出连续多日下跌的行情,近日又再次回到了3000点附近。

6月17日,腾讯财经《经济大家说》栏目还围绕近期转融通、恒大地产被顶格处罚等资本市场的热点议题,以及更为长期的改革问题对话吴晓求。

他评价,”金融强国的载体是资本市场,现在这个载体问题太多了,需要艰难地改革。当前是资本市场的制度转型期,是比较敏感的甚至有点迷茫的时期。我们必须闯过去。“

回应近期资本市场热点:

转融通很荒谬,恒大欺诈事件非常可悲

腾讯财经:近期转融通业务颇受关注,有观点建议全面暂停融券、转融券业务。您的观点是什么?

吴晓求:融券、转融券业务现在或许应该暂停,重点是让制度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转融通就是一个很荒谬的机制,这种机制对大机构有利,但对个人投资者是不公平的。这种机制的推出就是因为过去我们的错误认知,将资本市场定位为企业的融资市场。之前证监会已经暂停了限售股融券、转融券业务。

腾讯财经:近日,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您如何解读?

吴晓求:恒大当然是一个很严重的事件。在现阶段,出现恒大事件令人感到非常可悲。这说明我们的信用体系、监管体系,我们对风险的识别能力都需要提高。在美国能能出现像恒大这种事情吗?它出不来的,在源头上就掐死了。如果在美国市场出现这种事情,企业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不会再有任何重生的机会。

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造假事件,虚增收入是6.1亿美元,也就是不到50亿元人民币。根据证监会的通报,恒大地产2019年和2020年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虚增收入5600多亿元。恒大地产虚增收入5600多亿元,它是一个什么概念?再加上恒大那种眼雾缭绕的操作,把风险全部留给了社会,把风险留给了购房人,这是不能容忍的。

恒大事件值得我们系统地去反思,怎么去完善我们的监管。比如,银行怎么把控风险,如何鉴别企业的信用和信息披露。

腾讯财经:因为IPO收紧,一级市的PE/VC机构普遍反映上市难、创投项目退出难,近年独角兽企业也在下降。二级市场政策的变化是否影响到了一级市场?您认为IPO是否需要常态化?

吴晓求:现在IPO必须要减缓,IPO的标准门槛要越来越严格,这没有问题。我们不可以每年再上市三四百家企业,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当然,在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找到好企业还是可以上市,但是不能随便投一个,然后做一些虚假的报告就上市了。所以关键还是一级市场这些机构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判断能力。

谈资本市场长期改革

新“国九条”推进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

腾讯财经:很多专家都呼吁A股市场要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变。新“国九条”是否体现了这样的思路?

吴晓求:首先“国九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性的文件。它最重要的是总结过去一个时期以来的经验教训,端正了对资本市场的理论认知。因为资本市场一定是一个以投资者为本的市场,一定是一个财富管理的市场,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融资市场的层面。

过去,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发展理念一直存在偏差,把资本市场定位成一个融资的市场,资本市场的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工具、规则的设计都是偏向融资者。在这样一种功能定位下,从IPO制度开始,到并购重组、退市、信息披露,以及交易制度、交易工具,无不体现出为融资者提供便利的发展理念。

我们经常在反思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成长性?如果把资本市场定位为融资的市场,他就必然会变成一个投机的市场。如果资本市场定位为企业融资的市场,那么至于能不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就不是它的主要考虑,这种市场是没有成长性的,它的逻辑就是衍生成一个投机的市场。

我们新的“国九条”,应该说是拨乱反正,对发展资本市场有了非常科学地、正确地理解,这很重要。有了这种新的正确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对过去的法律制度、规则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腾讯财经:那么资本市场从融资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您认为转型的主要着力点有哪些?

吴晓求:我们未来一定是严刑峻法,一定有集体诉讼,一定有投资者的赔偿机制。

严刑峻法所带来的成本和后果当然不能让中小投资者承担,而是要让违法者承担。这些就涉及到集体诉讼、赔偿机制相关的法律的调整,标准、程序都需要完善起来。法官的素质也要提高,因为法官有自由裁量权,需要对案件有深入地理解。

此外,还有很多规则要修改,比如减持规则的修改,现在已经修改的差不多了。还有与ST制度、退市机制相,以及从IPO到信息披露,再到中介机构作为“看门人”的法律责任等等一系列规则都要调整、完善起来。

腾讯财经:你如何看待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和建设金融强国的关系?

吴晓求:金融强国的载体是资本市场,现在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