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隧道通车不足3年渗水像水帘洞!施工质量有问题?真不应该

zzomecb73

时间 2024年5月27日 预览 3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3248088179524147/

首发·工程师天张

假如是你在这样的隧道里通行,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感受什么,安全第一,快点离开才是上策。

@极目新闻5月26日报道称重庆一条隧道出现渗水情况,现场如同水帘洞,通车时间不足3年。有眼尖的网友称涉事隧道为土主隧道。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土主隧道的位置等基本情况。重庆市在主城区规划了“六横、七纵、一环、七联络”的快速路网,其中一个就是快速路二横线,而土主隧道就是快速路二横线西段项目中的控制性节点工程。

土主隧道分左右两线,其中右线全长3989米,单向三车道,标准段建筑限界净宽13.75米,净高5米。这条隧道在2017年12月27日正式开挖,2020年6月19日提前130天出口段达到贯通里程。2020年12月5日,隧道右线顺利贯通,2020年12月15日提前105天正式实现全线贯通,2021年9月29日正式通车。这样算来,隧道通车至今还没满3年。

如果说隧道施工期内出现渗水、漏水、涌水现象,这都是符合常理的,但是进入运营期近3年,还能出现外面下大雨,隧道内也射流如注,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工程质量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咱们就深度聊聊隧道漏水这件事。先不管隧道是否在施工期还是运营期,为什么土主隧道内会有那么多水?这跟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为土主隧道穿越了重庆中梁山山脉,这里素有“西南地质博物馆”之称。据了解,该隧道选址区内不良地质特别多,比如溶洞、暗河、地热水、高压富水、突水突泥、采空区、断层破碎带等,还临近5处水源地。这就造成隧址范围内地表水、地下水水力联系特别复杂,可以说这里的山体里充满了已知和未知的水力通道,施工时只要不注意,就可能“打漏了”。

单单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有宏观印象。咱们站在宏观角度上看一下土主隧道。大家都知道重庆主城区夹在嘉陵江和长江之间,中梁山山脉就在城区西侧,呈南北细条状发展。重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在中梁山山脉里东西向打通了若干条隧道,小编统计了一下,大约17条,最早的是襄渝铁路北碚隧道(下图中的①),最年轻的就是土主隧道(下图中的17)。

重庆独特的隔档式构造条件,往往造成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涌突水、地表水流失、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在中梁山山脉,主要控制性构造为观音峡紧窄背斜,背斜轴线大体沿南北向延伸。

有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中梁山两江间1970~2020年间隧道工程涌突水量实测数据,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降雨量资料发现:隧道涌水量与降雨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中梁山上方下大雨,隧道里就容易出现涌突水现象。从空间角度来看,可溶岩地层是造成涌突水的主要地层,而且由于背斜西侧更为陡峭,造成隧道西侧较东侧用水量更大,约为2倍。

当然不管地质条件如何、降雨量怎样,在隧道建设期出现问题都能提,这也是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到了运营期还出现这样明显的涌水、成股射流水,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隧道漏水是运营期隧道病害的主要类型,按发生的部位和流量大小有如下分类。在拱部的有渗水、滴水、漏水成线和成股射流四种;在边墙有渗水、淌水两种。结合事发现场的视频资料,可见事发隧道漏水比漏水成线要严重,甚至接近于成股射流。

是什么造成了隧道漏水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隧道穿越的山体处地下水分布原本有一定的规律,地表水渗入地下也有一定的流向。但是隧道建设破坏了原来的水流形态,如果施工时未能将这些水引离隧道,隧道附近山体内的水长期积聚在洞身四周,就会在重力和压力下,将水浸入或者渗入隧道内,这是造成隧道漏水的根本原因。

那到底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引起了此次隧道漏水事件呢?判断水源有三个基本方法:

①如果平时隧道内不渗水也不漏水,但是到了下雨天、雨季就会出现渗漏,而且雨越大渗漏量越大,说明是地表水引起的。

②如果隧道内平时就有渗漏现象,下雨时渗漏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是地下水引起的。

③如果隧道内平时就渗水漏水,到了下雨天或雨后渗漏加剧,这就说明地下水和地表水都会影响渗漏现象。

除了判断是什么水源引起的隧道渗漏现象,还有不容忽视的地方,那就是隧道的施工质量。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和教训,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备不完善都可能带来问题。比如:

原建隧道衬砌防水、排水设备不完善

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差,蜂窝、孔隙、裂缝多,自身防水能力差

防水层施工质量不良,或材质耐久性差

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

衬砌变形后产生裂缝渗漏水

......

从网络上公开的视频来看,不排除混凝土的工作缝、伸缩缝、沉降缝等未做好防水处理。以上分析仅做科学探讨,不代表正式的专业调查。具体原因还有待官方组织的专业力量开展负责任的技术调查,尽快给出事件的真实原因,并督促相关方尽快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方式,解决土主隧道渗漏问题,消除交通安全风险,避免本不该出现的隐患。

参考文献,特此致谢

《重庆中梁山隧道群涌突水时空特征分析》

《铁路隧道设计基础知识》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